秸秆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因此秸秆覆盖能够激发微生物活性,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增强呼吸作用以及氨化、硝化等作用,从而引起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已有研究表明,稻秸秆还田可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秸杆覆盖田块小麦根际、非根际总细菌及荧光假单胞菌数量比未覆盖田块有明显的增加.荧光假单胞菌是小麦根际的优势菌群,在所分离的荧光假单胞菌中,90﹪以上荧光假单胞菌对小麦纹枯病菌有拮抗作用(曹启光等,2005).2005年采集秸秆覆盖和未秸秆覆盖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提取土壤中的细菌基因组DNA,然后对其16SrDNA的部分序列进行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同时用FPLC检测秸秆覆盖田和未秸秆覆盖田DAPG含量.结果表明,秸秆覆盖田后小麦根际、非根际细菌多样性明显增加,秸秆覆盖田根际、非根际土壤中DAPG的含量分别为88.04ng/g、5.19ng/g,未秸秆覆盖田根际、非根际土壤中DAPG的含量分别为44.36ng/g、3.06ng/g.小麦根际土壤中DAPG的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秸秆覆盖田土壤中DAPG的含量约为未覆盖田土壤的2倍.荧光假单胞菌数量的增加及其产生的抗生素可能是导致秸秆覆盖田小麦纹枯病害降低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