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及其可能影响分析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及其可能影响分析

扫码查看
1970年代北方的淮河区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然而,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南方的珠江区、东南诸河区和长江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相继跌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90年代末期全国仅北方松辽河区和淮河区人均粮食占有量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全国粮食生产的重心明显北移.随后,笔者从各粮食生产分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及其影响因子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单位播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作物良种等诸多指标的变化入手,分年代来分析各粮食生产分区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最后从全国、区域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刘玉杰、封志明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农业地理学 粮食生产区域格局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2004-11-01

南京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546-553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