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及其治理对策

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及其治理对策

扫码查看
小麦抗条锈性的不断变异和丧失一直是中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问题。至今,由于抗锈性丧失已发生了7次全国范围内的品种更替,造成了很大的产量损失、较大的防治费用和对育种工作的压力。抗锈性丧失的原因包括病原菌、寄主和环境条件等方面,而病菌变异(突变、异核作用、细胞核溶合和准性生殖等)或小种及其组成比例在群体中的改变是主要原因。提出对品种抗锈性丧失的治理应该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综合防治。主要策略和措施包括寄主群体的抗病基因和抗病类型多样化、陇南和川西北等关键地区的治理、持久抗性的利用、抗性的持久化和防锈药剂的利用等。

万安民、牛永春、吴立人

展开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小麦抗锈病 抗性丧失 持续治理 中国

中国农学会

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业科技年会

1999-04-01

北京

植物保护与植物营养研究进展

70-75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