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广西狂犬病野毒株的N基因的测序与分析

广西狂犬病野毒株的N基因的测序与分析

扫码查看
对广西16株狂犬病病毒株N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广西毒株属于Ⅰ型,可分为3个群即、Ⅰ群、Ⅱ群和Ⅲ群,GX01、GX08、GX09、GX014、GX091、GX195、GX260、GXLA、GXHX、GXSL这10株同源性在97.9-99.8﹪,为Ⅰ群,它们与别的毒株的同源性在84.3-89.7﹪,其中GX08、GX09、GX195、GX260、GXHX、GXSL可分为Ia亚群,GX01、GX014、GXLA、GX091可分为Ib亚群;GX219、GX074、GX304、GXBM、GXPX这5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8.7-99.9﹪之间,为Ⅱ群,它们与其它各株的同源性在84.3-89.7﹪;GX119株与泰国的8738THA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5.3﹪,为Ⅲ群.从遗传进化分析,与古北地区的毒株差异大、亲缘关系远,是由本土的毒株变异形成,但在进化过程中,它们主要以同义变异为主,389位磷酸化位点的丝氨酸没有变化,主要的4个抗原区及Th细胞表位区非常保守,只有个别氨基酸发生变异.N蛋白上的氨基酸变异主要集中在42、90、110、128、135、332、379、397位8个氨基酸上,这些氨基酸的变异具有群和亚群的特异性.

熊毅、罗廷荣、刘棋、李华明、南松剑、郭建钢、邓朝阳、兰斌

展开 >

广西区兽医防疫检疫站,南宁,53001

广西大学,53005

狂犬病病毒 野毒株 N基因测序 核苷酸同源性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

2005-09-01

四川雅安

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卷)

1051-1054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