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为干扰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格局研-啮齿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的相关分析

人为干扰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格局研-啮齿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的相关分析

扫码查看
2002年至2004年在内蒙古阿拉善典型荒漠区研究了人为不同干扰下啮齿动物群落格局的变动趋势,分析啮齿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在不同干扰条件下的相互关系,每年的4~10月选择了4种不同干扰条件的生境,分别为禁牧区、过牧区、轮牧区和开垦区,(Ⅰ、开垦区,己开垦7年,植被主要以人工种植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m)、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等半灌木、小灌木和多年生牧草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为主,伴生有小蓬(Nanophyton erinaceum)、雾滨藜(Bassia dasyphylla)等一年生杂类草,植被盖度可达65%。

武晓东、付和平、阿娟、金珩

展开 >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啮齿动物 动物群落 植物群落 人为干扰

中国动物学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

2006-10-25

上海

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140-141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