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麦谷蛋白等位基因变异及等位基因核心编码区差异与面团强度关系的研究

麦谷蛋白等位基因变异及等位基因核心编码区差异与面团强度关系的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论述了Glu-1位点等位基因编码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Glu-3位点等位基因编码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为分析LMW-GS基因对面团强度的影响,利用我国第一个获得省部奖的优质小麦京771的两个杂交组合,即99G45/京771和Pm97034/京771 F9代,通过LMW-GS基因特异位点引物和与其紧密连锁的Glu-1位点分析,研究了Glu-1和Glu-3位点等位变异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以及造成差异的Glu-B3位点的等位基因核心编码区的序列差异.结果表明,各位点对蛋白含量的效应大小为Glu-D3>Glu-A1>Glu-D1>Glu-B1>Glu-B3;对SDS沉降值的效应大小为Glu-D1>Glu-B1>Glu-D3>Glu-A1>Glu-B3.就单个亚基而言,对蛋白含量的效应为Glu-A1位点1>N,Glu-B1位点7+9>17+18>14+15,Glu-D1位点5+10>2+12,Glu-B3位点GB>JB>PB,Glu-D3位点GD>JD>PD;对SDS沉降值效应大小除Glu-B1位点7+9=17+18外,其余位点效应与对蛋白质效应一致.三个亲本LMW-GS核心编码区都具有6个半胱氨酸残基,但PB较GB和JB缺失了一个7氨基酸序列的重复单元,并且在不同序列中出现了氨基酸代换,其中有2个代换可能会影响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从而影响面团强度.

吴芳、余懋群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610041,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研究所,61003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610041

小麦 核心编码区 面团强度 麦谷蛋白等位基因

中国粮油学会

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

2006-06-01

通辽

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319-326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