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接种蚯蚓对秸秆还田土壤C、N动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接种蚯蚓对秸秆还田土壤C、N动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通过为期2年的小区(2.8m×1.0m)试验,研究了旱作水稻-小麦轮作条件下接种蚯蚓对施用玉米秸秆(第一季用量1500g·m<'-2>,以后各季为750g·m<'-2>)农田土壤C、N动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10条·m<'-2>或20条·m<'-2>环毛蚓(Pheretima sp.)对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无显著影响,蚯蚓活动未造成土壤C库的衰减,土壤C、N基本维持平衡.接种蚯蚓处理土壤N的矿化作用增强,矿质N含量提高,并主要表现为NO<,3><'->-N含量的增加,而且稻季比麦季增加更为明显,接种蚯蚓在稻、麦季均能提高微生物量C、N含量,蚯蚓具有扩大土壤微生物量N库和促进有机N矿化的双重作用,这种作用在有效C源供应丰富的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期更为明显,接种蚯蚓对旱作水稻和小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水稻的增产幅度达到9.3%,小麦为5.1%.接种蚯蚓后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孔隙度显著增加.蚯蚓在保持土壤C库平衡的同时,对于促进秸秆有机肥N素养分的再循环和作物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王霞、李辉信、胡锋、沈其荣、陈小云、仓龙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蚯蚓 作物产量 秸秆还田 稻麦轮作 土壤微生物量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2002-11-04

福州

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31-39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