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方向与思路

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方向与思路

扫码查看
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模式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取的病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参考体内外各种因素(如体质、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对病人当前的"整体反应状态"给予概括(即得出"证候"的判断),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该诊断模式通过从宏观水平获取疾病的外在征象,辨识疾病在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症结所在,有利于临床上对患病者个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但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是凭借医者的主观诊察和患者对病感的主观描述,病情资料的来源及证候的辨识过程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加上"病"、"证"、"症"的分类和描述存在不规范,使得辨证的精确性和重复性较差,一定程度地制约了中医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及中医学术的发展.基子传统中医诊断的现状及其在中医学木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建国以来,人们吸取和借鉴现代多学科的理论、思想及最新技术手段和方法,从文献、临床和实验等不同角度,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层次,围绕诊法与辨证的客观化与规范化开展了大量的现代研究,以期发展中医诊断理论与技术,提高中医诊断水平,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完善。

王天芳、季绍良

展开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系

中医诊断 中医证候 临床治疗

中华中医药学会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肝胆病学术会

2004-05-01

宜昌

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一届中医肝胆病学术会论文集

1-7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