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TBB资料,分析了2006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少、黄淮和华南降水偏多、川渝高温干旱的原因,得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且呈不连续西伸北跳、西伸脊点偏西偏北是长江流域降水偏少的原因之一;贝加尔湖地区较长时间为高压控制,没有出现典型梅雨的环流型,导致冷空气偏弱是原因之二;印度中北部、中南半岛的低空西南急流偏弱,近赤道强西风偏南,先到达南海南部后再折向偏北方向移动,从而造成华南降水偏多。中纬度锋区较长时间位于华北南部一带,冷暖空气频繁交汇于华北南部一带,长江流域多为下沉距平气流,不利于降水发生。川渝高温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强盛,并与大陆高压打通,阻断了暖湿气流的输送,贝加尔湖的高压阻止了冷空气的南下;动力性下沉增温是高温天气能维持且异常强烈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