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消炎醌的毒理学研究

消炎醌的毒理学研究

扫码查看
消炎醌是从甘西鼠尾草中提取制各的抗菌消炎新兽药,为给兽医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对不同剂量消炎醌分别用小白鼠进行了肌肉注射(im)、腹腔注射(IP)和灌胃(IG)的急性毒性试验;用小白鼠和大白鼠进行了灌胃蓄积中毒试验:用大白鼠经口服(PO)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im的LD50为902mg/kg体重:IP的LD50为763 mg/kg体重;按最高剂量(2000 mg/kg体重)IG给药,试验小白鼠未出现中毒症状。 对小白鼠和大白鼠按500 mg/kg体重连续15 d给药,未出现中毒症状。按不同剂量给大白鼠内服,经10、20和30 d采血检测,其中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数(WBC)及分类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生化指标中血清尿素氮(BUN)无显著差异,10 d时高、中剂量组及20 d时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白蛋白(ALB)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30 d无显著差异。而高剂量组谷丙转氨酶(GPT)含量在20d和30d明显低于其他组。结果提示,消炎醌毒性小、对动物血象基本无影响,并有一定的保肝护肝功能。

消炎醌 甘西鼠尾草 抗菌消炎 兽药毒理学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毒理学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学毒理学分会中国毒理学分会兽医毒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

2003-10-15

南京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学毒理学分会中国毒理学分会兽医毒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

223-225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