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通过与抗药性相关的β-微管蛋白结合,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大量研究表明,灰葡萄孢(Batrytis cinerea)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β-微管蛋白基因1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Glu)突变为丙氨酸(Ala)。通过对2007年采集、分离获得江苏省南京市的番茄上的3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研究发现,β-微管蛋白基因1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Glu)突变为丙氨酸(Ala)或者缬氨酸(Val),对多菌灵均具有抗药性;突变位点和先前报道一致,首次在国内分离到了谷氨酸(Glu)突变为缬氨酸(Val)的新突变类型的灰葡萄孢(Batrytis cinerea),并且两种突变类型的菌株与乙霉威之间均存在明显负交互抗性。

刘圣明、周明国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南京 210095

灰葡萄孢菌株 β-微管蛋白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多菌灵 抗药性 突变类型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第六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2008-09-25

沈阳

第六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205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