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三)——拔地拉与斑茅耐盐性差异分析

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三)——拔地拉与斑茅耐盐性差异分析

扫码查看
以生长初期的斑茅和拔地拉(对照)为试验材料,分别用4种NaCl浓度(350、250、150、50mmo1/L)处理,测定在NaCl胁迫与正常供水条件下这两种植物的根系活力、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比活性及同工酶谱、超氧化物歧化酶比活性、盐胁迫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斑茅在遭受NaCl胁迫时,通过叶片卷缩、减少叶面积来避免大量失水.在Nacl胁迫处理条件下,斑茅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呈直线下降,与拔地拉的变化相似,但其下降幅度比拔地拉小;而丙二醛含量呈直线上升,但其上升幅度小于拔地拉;随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斑茅和拔地拉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出现先升后降趋势,但与拔地拉相比,斑茅的峰值出现较晚,且斑茅还产生了与拔地拉不同的盐胁迫蛋白.

郭莺、余爱丽、张木清

展开 >

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福州 350002

斑茅 拔地拉 杂交育种 耐盐性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

2008-08-01

昆明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59-163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