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耦合不同陆面方案对沪宁高速公路团雾过程的模拟比较

耦合不同陆面方案对沪宁高速公路团雾过程的模拟比较

扫码查看
利用沪宁高速公路自动气象监测网(AMW)实时观测的数据分析了2007年11月24日发生在沪宁高速公路镇江段一次团雾的发生、发展和维持的气象要素配置情况。在无法利用现有业务天气预报系统预报此次团雾过程的前提下,本文通过wRF模式耦合三种不同的陆面方案(SLAB方案、NOAH方案和RUC方案)对此次团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旨在检验WRF模式对团雾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WRF模式模拟出的团雾过程对陆面方案的选择比较敏感,耦合了不同陆面参数化方案后的试验结果更接近团雾监测实况。(2)在对水汽参量的模拟上,用SLAB方案比NOAH方案和RUC方案的效果更好些,而NQAH方案与RUC方案两者之间差异不大。(3)在涡度场高值区的模拟上,NOAH方案的效果要比SLAB方案和RUC方案好些;(4)在地面感热通量变化率和长波辐射变化率的模拟上,RUC方案最佳。

万小雁、严明良、袁成松、包云轩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 21009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08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 21009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高速公路 局地团雾 WRF模式 陆面方案 数值模拟

中国气象学会

江苏省气象学会

浙江省气象学会

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2009-09-01

江苏南通

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

523-529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