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以乳铁蛋白基因多态作为临床乳房炎分子遗传标记的可行性研究

以乳铁蛋白基因多态作为临床乳房炎分子遗传标记的可行性研究

扫码查看
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最普遍、最复杂也是花费最多的疾病,而乳铁蛋白在机体抵抗乳房炎方面起重要作用。本实验从523头泌乳奶牛中,以临床乳房炎发病记录为基础,分别筛选出40头具有最高抗性和最高易感性的奶牛作为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同时对bLF启动子和第4、15外显子做PCR-SSCP分析,在6个亚片断上,发现-P1。P4,E4。E15-4个DNA片断存在多态,测序后发现6个突变位点,对4个DNA多态片断做进一步的分析,发现P1、P4片断的等位基因在试验两组中的分布呈显著差异分别为53.7%vs 70.096(P<0.05),55.096 vs 68.8%(P<0.05),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标记。结合试验奶牛的生产记录分析了分子标记的相关影响,结果发现筛选将引起奶牛乳脂率显著上升(P<O.05),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O.05)和CMR值极显著差异(P<0.01)和产奶量显著下降(P<O.05)。同时还利用MatInspector7.2.2软件对突变引起的启动子区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改变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乳铁蛋白表达调节的两个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即NF-x B炎症响应途径和核激素受体途径。

周磊、王根林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乳牛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95

奶牛 乳铁蛋白基因 乳房炎 基因多态性 PCR-SSCP

中国奶业协会

第二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

2006-06-18

内蒙古包头

第二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

481-487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