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H-FABP基因部分编码序列在不同鸡种中遗传多态性分析

H-FABP基因部分编码序列在不同鸡种中遗传多态性分析

扫码查看
本研究通过PCR—SSCP技术与DNA测序相结合,分析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在清远麻鸡(Q)、胡须鸡(H)、杏花鸡(T)、岭南黄快大(R)、E1矮小鸡(D)、广西鸡(S)和科宝白鸡(K)7个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的放增片段特异性很好,并且在实验品种中均存在SSCP多态性:第1对引物扩增的片段有aa、bb和ab 3种基因型;第2对引物扩增的片段有cc、dd和cd 3种基因型;第3对引物扩增的片段有ee、ff和ef 3种基因型;第4对引物扩增的片段有pp、qq和pq 3种基因型.对不同基因型的纯合子片段进行直接测序分析发现:在内含子1的248 bp处存在一个变异位点(A→T);在外显子2的785 bp处存在一个变异位点(C→T);在内含子2的1 128 bp处存在一个缺失突变(C/-);在内含子3的2 984 bp处存在一个变异位点(G→A).将存在突变的编码序列演绎成氨基酸序列后发现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脯氨酸(Pro)变成了亮氨酸(Leu),这表明该突变为有意义突变,并且提示可能该突变正是引起相应品种的肉质与其他品种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所以,本实验为进一步分析H-FABP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及该分子标记在育种计划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杨霞、舒鼎铭、瞿浩、刘益平、朱庆

展开 >

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 广东,天河 510640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雅安 625014

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 广东,天河 510640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雅安 625014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 PCR-SSCP技术 遗传多态性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2005-10-15

成都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53-57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