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及超微观结构分析

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及超微观结构分析

扫码查看
为了提高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本研究对一株氧化葡糖杆菌菌株J2液体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对其代谢的细菌纤维的超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运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对8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酵母膏、ZnSO4、无水乙醇,其他5个因素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采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RSM)确定了上述三个因素的最佳浓度,并且以棉纤维为对照,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细菌纤维素的超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菌株J2利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产量为11.52 g/100 mL,是优化前的1.35倍,电镜照片显示细菌纤维素微纤维丝直径<0.1μm,比棉纤维细很多,NaOH处理可以除去纤维网络结构中的菌体。

毋锐琴、杜双奎、李志西、邢晓晖、邵东燕、樊艳丽、李博、张学良、布丽君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凌,712100

细菌纤维素 发酵培养基 发酵工艺 菌株优化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2008年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

2008-04-01

天津

2008年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

1068-1074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