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3S技术的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基于3S技术的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扫码查看
利用3S技术对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4期遥感影像进行动态变化分析。将研究区域的景观类型划分为:红树林、米草、滩涂、水域、建设及交通用地、林地与农地7类,分析各类型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 红树林的破碎度最大,水域的破碎度最小;即水域分散程度最小,红树林最大。红树林的分离度最高,其值分布为0.055593058-0.421259:表明该地区红树林景观斑块破碎化现象比较明显,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大。 红树林的斑块形状指数和分维数都呈下降趋势,说明红树林斑块形状均趋于简单,形状复杂程度降低,稳定性变差。红树林及米草的分维数最大,其值分别为:1.470448-1.724726和1.477537-1.663426。研究区内红树林集中分布于洛阳江的东岸,而米草则丰要分布于洛阳江的西侧。红树林而积在4个不同时相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1993-2006年间红树林的面积扩大了5倍多,红树林的空间分布范围也在不断向南延伸,红树林空间质心变化由早期向西北偏移变为后期向东南偏移,这主要是受红树林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影响。

李伟、崔丽娟、王义飞、张曼胤

展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湿地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湿地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 东北师范大学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红树林湿地 遥感影像 景观类型 水域破碎度

中国林学会

黑龙江省林学会

东北林业大学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2008-07-01

哈尔滨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598-604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