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个体化诊疗平台对冠心病住院患者诊治状况的研究

基于个体化诊疗平台对冠心病住院患者诊治状况的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基于冠心病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调查京津地区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诊治状况及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纵向研究设计,采集北京天津9家三级甲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冠心病住院患者临床信息及1年的终点指标和事件发生情况,以相关指南为评价依据,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诊疗状况,对影响终点指标和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5284例患者中,男2717例,女2567例,年龄26-98岁,平均(67.89±10.97)岁,主要合并病是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高脂血症;常见证型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阳虚.气滞、痰热、血虚。入院时合并高脂血症惠者血脂水平达标率分别为总胆固醇(TC)85.6%,甘油三酯(TG)31.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5%;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达标率61.9%,舒张压达标率80.9%。住院期间药物使用率:硝酸酯类药为93.7%、抗血小板类药84.7%、β受体阻滞剂占65.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62.1%、抗凝类药52.8%、他汀类调脂药51.9%、钙拮抗剂46.3%、利尿剂40.9%、洋地黄类药20.1%、血运重建术(含PCI和CABG)14.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14.2%。常用中成药主要是丹参针,三七总皂甙针、生脉针(含参麦针)、葛根素针,常用方剂是血府逐瘀汤,生脉散、瓜蒌薤白半夏汤。总计322例发生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1%(322/5284),其中住院期间死亡90例(1.7%)。年龄≥60岁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的患者(9.3%vs. 3.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可导致终点事件发生的因素有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年龄≥60岁、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可防止终点事件发生的因素有他汀类调脂药,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论:北京天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冠心病患者在血脂(TG、LDL-C)达标方面不足,血运重建有待加强,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调脂药与相关指南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应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规范地遵循指南从事医疗实践,多种危险因素共同控制、综合干预是预防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主要策略。

高铸烨、杜武勋、樊瑞红、陈可冀、徐浩、史载祥、史大卓、胡元会、鲁卫星、刘红旭、林谦、吴红金

展开 >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大津市中医医院,天津 300143

中日友好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北京 100029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中日友好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北京 100029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39

展开 >

冠心病 个体化诊疗 中西医结合 住院患者 预后分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针灸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

北京中医药学会

中国医师协会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

2008-10-18

北京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7-31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