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四倍体刺槐生物质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倍体刺槐生物质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扫码查看
为了探索四倍体刺槐饲料林根龄、栽培密度和刈割方法对生物量及再生能力的影响,确定合理的饲料林栽培模式,对不同根龄、不同密度、不同刈割周期及留茬高度和不同刈割工具及刈割部位的当年生林分从总重、叶重等生物量指标方面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 四倍体刺槐饲料林生物量随根龄的增长而增加,且3年生根龄的总生物量达33 580.3 kg-hm-2,远高于普通刺槐和其他木本饲料植物;四倍体刺槐饲料林合理的栽培密度为0.4,mx0.8 m和0.6 mx0.8 m;四倍体刺槐饲料林种植当年不刈割,第二年开始每年刈割2次,刈割周期60 d,最后刈割时期在停止生长一个月前的8月中旬前,留茬高度30 em的生物量大、再生能力强、植株存活率高;刈割工具斧和锯对四倍体刺槐的株高、基径、萌蘖数、单株总重、单株叶重和茎叶比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刈割当年生萌条的上述各指标均高于刈割多年生根桩。 这些为确定四倍体刺槐饲料林的最佳栽培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国君、李云、孙宇涵、徐兆翮、黄禄君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四倍体刺槐 饲料林 生物量 刈割周期 留茬高度

中国林学会

黑龙江省林学会

东北林业大学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2008-07-01

哈尔滨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12-216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