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两个奶山羊品种SCD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两个奶山羊品种SCD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扫码查看
关中奶山羊和西农萨能奶山羊都是在我国大规模饲养的优秀奶山羊品种。羊奶相比于牛奶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奶产品在提供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也提供了大约30%的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过多摄入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和冠状心脏病等疾病。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是催化饱和脂肪酸((SFA)向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转变的关键酶,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肝脏和乳腺。Corl BA认为反当动物乳中78%的cis-9, traps-11 CLA都是在SCD基因的作用下内源合成的。本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2个奶山羊群体SCD基因的遗传变异,为今后奶山羊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陈忠琦、陈宏、蓝贤勇、雷初朝、王谋、李转见、屈玉娇、刘艳丽、房兴堂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徐州师范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徐州 221116

徐州师范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徐州 221116

奶山羊 基因多态性 脂肪酸 脂肪组织 遗传改良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

2009-10-10

陕西杨凌

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p.136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