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胰腺导管内管状腺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胰腺导管内管状腺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管状腺瘤的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等特点。 方法:分析6例胰腺导管内管状腺瘤的临床特点,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6例胰腺导管内管状腺瘤中有4例发生在胰头部,2例肿瘤发生在胰体尾部;平均发病年龄为56岁。其中3例首发症状为腹痛,3例为查体发现。6例影像学均发现胰管扩张。大体均为囊实性结节,囊内含粘液并见乳头状肿物,胰腺导管扩张。显微镜下,导管扩张,内含密集排列的腺管,导管上皮无不典型增生,4例细胞浆透明,细胞核位于基底,核浆比小,核分裂少见,胞浆内可见粘液。2例细胞浆嗜酸性,细胞核位于中央,可见小核仁。免疫组化6例MUC5AC阳性,MUC2和MUC1均阴性。 结论:胰腺导管内管状腺瘤是新命名的胰腺导管内病变,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关系密切。免疫组化MUC5阳性表达,MUC1和MUC2均为阴性,预后良好,可视为良性肿瘤。

常晓燕、陈杰

展开 >

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科 100730

胰腺导管内管状腺瘤 临床病理学 鉴别诊断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

2010-09-01

长沙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35-38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