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构造背景与原型盆地演化的关系

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构造背景与原型盆地演化的关系

扫码查看
传统上,地学界将扬子古陆晚前寒武纪地层在垂向上划分为3个构造层:下部的中元古代褶皱基底、中部的新元古代裂陷沉积和震旦纪盖层。近期的研究热点集中于两套地层:一是陡山沱组所记录的全球异常气候转换信息的解读和早期生命演化;一是南华系的建立和底界年龄研究。对于后一个问题,共识的是中国的南华系至少涵盖莲沱组和南沱组,分歧的是南华系是否包括板溪群及其同时代地层。南华系之下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出露分散,基本上一个连续的出露区命名为一个群。较著名的地层单元依次是:雪峰古陆的冷家溪群、梵净山群、四堡群、下江群、板溪群、双桥山群、双溪坞群、河上镇群等。

高林志、张传恒、刘燕学、戴传固、王敏、王雪华、陈建书、丁孝忠

展开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贵州地矿局,贵州地质调查院,贵阳 550005

扬子块体 华夏块体 原型盆地演化 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石油学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第十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2010-10-01

荆州

第十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124-126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