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混播方式及行距对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量及其组分变化的影响

混播方式及行距对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量及其组分变化的影响

扫码查看
2009~20lO年在地处雁门关地区的大同南郊区永成奶牛场对1年生、2年生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草产量及其组分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株高标准差增加,整齐度降低,间行条播均以40cm行距最高,而同行条播则以30cm行距最高;混播组分中紫花苜蓿所占的比例减小,无芒雀麦所占比例增加:1年生混播草地中,第1茬无芒雀麦草产量高于紫花苜蓿,第2茬紫花苜蓿草产量高于无芒雀麦;2年生混播草地中,第1茬、第2茬紫花苜蓿草产量均高于无芒雀麦。同行条播不同行距的产草量都高于间行条插。从年总草产量来看,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的革产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间行条播营养价值以40cm行距最高,同行条播营养价值以30cm行距最高。

石永红、王运琦、郭锐、吴欣明、刘建宁

展开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2

混播草地 行距 紫花苜蓿 无芒雀麦 草产量 组分变化 混播方式

中国草学会

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草业科技创新与草业发展大会

2010-09-11

上海

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草业科技创新与草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575-581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