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桑树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桑树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分析不同桑树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导同源四倍体的遗传差异,为进一步探讨桑树多倍体诱变遗传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8个桑树二倍体品种与经秋水仙碱化学诱变获得的同源四倍体进行RAPD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桑树品系二倍体间及与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间的RAPD多态性均存在明显差异。农桑8号和湖桑199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的扩增条带完全一致,诱导未产生变异;湖桑32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 RAPD多态性最高,达到20.41%,桐乡青、璜桑37号、湖桑197号、国桑20号和育71-1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RAPD多态性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9.09%、6.06%、5.45%、5.17%和3.17%。不同桑树品系间可以分为2大类,其中湖桑32号和桐乡青聚为一大类。【结论】不同桑树品系二倍体经秋水仙碱诱变后产生的遗传差异较大。

林强、邱长玉、朱方容、赵卫国、陈小青、朱光书、李乙、曾燕蓉、唐燕梅

展开 >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 530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镇江 212018

桑树 二倍体 同源四倍体 遗传差异

中国蚕学会

中国蚕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2011-03-01

江苏镇江

中国蚕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766-772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