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经营模式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不同经营模式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扫码查看
土壤活性有机碳能够敏感地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的变化。本研究以中国亚热带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一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采伐25年后,通过四种不同经营模式所形成的森林类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各种活性有机碳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重均以撂荒模式(M4)最高,针叶连栽模式(M1)最低,针阔轮栽(M2)与针阔混交(M3)模式介于二者之间。除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重表现为M3>M2外,其他活性碳库 及其比重均表现为M2>M3。因此,撂荒模式是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最优模式,针阔轮栽和针阔混交是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土壤热水浸提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HWC/SOC) 是表征表层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周转的较好指标,可以用来指示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

张剑、汪思龙、隋艳晖、郑阳

展开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艺术学院,威海,中国,264209 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会同,中国,418307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中国,110016 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会同,中国,418307

威海职业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威海,中国,264210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艺术学院,威海,中国,264209

展开 >

林地土壤 土壤监测 森林生态 土壤活性碳

武汉大学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CEPPH 2010)(2010年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

2010-09-10

武汉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CEPPH 2010)(2010年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

680-685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