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藏高原初夏降水南北反向分布形成的可能机制

青藏高原初夏降水南北反向分布形成的可能机制

扫码查看
初夏(5~6月),青藏高原主要处在西风带的控制之下,降水以南北反向型(NSRT)为主。利用EOF 分析给出高原初夏降水NSRT分布的时间演变,通过定义高原腹地径向风指数ITPv,将高原初夏降水异常分布与同期高原及其上游纬向风联系起来。最后通过奇异值分解(SVD)给出了高原腹地径向风与上游地区纬向风的对应关系。分析认为,初夏高原及其上游地区纬向风的NSRT分布是导致同期高原降水NSRT分布的主要原因。当初夏唐古拉山脉以南纬向风偏强(弱),以北偏弱(强)时,由高原西南边缘地区进入高原的水汽异常偏强(弱),此时,高原北部处于水汽的辐合(散)区,南部处于辐散(合)区,导致高原北部降水偏多(少),南部降水偏少(多),这可能是高原初夏降水南北反向分布的形成机制。

王传辉、周顺武

展开 >

安徽省气象局,合肥 23006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初夏降水 南北反向 纬向风 形成机制

中国气象学会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1-11-01

厦门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1-12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