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竹林类型的夏季小气候特征研究

不同竹林类型的夏季小气候特征研究

扫码查看
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Ⅴ)和空地(Ⅰ)作对照,对闽北地区竹杉混交林(Ⅱ)、毛竹纯林(Ⅲ)、竹阔混交林(Ⅳ)夏季小气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林外空地相比,三种不同类型的毛竹林均具有显著改善小气候的功能,各林分内的光照强度显著低于空地,不同类型竹林内的最大光照强度仅为林外的3.0~4.3%,夏季林内最高温较竹林外低1.2~2.4℃,空气相对湿度比林外高20.1~22.7%。三种不同类型竹林平均光照强度排序为:毛竹纯林(39.33 μmol·m-2s-1)>竹杉混交林(33.44 μmol·m-2s-1)>竹阔混交林(33.26 μmol-m-2s-1)>常绿阔叶林(16.22μmol·m-2s-1)。平均气温的排序为:空地(27.34℃)>竹杉混交林(27.09℃)>毛竹纯林(26.95℃)>竹阔混交林(26.73℃)>常绿阔叶林(26.49℃)。平均空气湿度排序为:常绿阔叶林(72.45%)>竹阔混交林(67.45%)>毛竹纯林(67.36%)>竹杉混交林(64.58%)>空地(53.44%)。且以竹阔混交林改善小气候效果最好。不同林分、不同层次土壤之间的土壤温度差异达极显著(P<0.01),土层越深,土壤温度越低,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的日变化逐渐微弱。

刘蔚漪、范少辉、蔡春菊、刘广路

展开 >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中国林学会竹藤资源利用分会,北京 100091

竹林类型 小气候效应 降温增湿

中国科协

中国林学会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

2011-09-01

天津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论文集

15-20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