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患者由于门脉压力的改变,可引起胃粘膜病变,称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仅次于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对于PHG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PHG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活动期)、慢性重型肝炎(乙型)的PHG的发病率、病变程度进行观察,以便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本文研究发现,PHG在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发生率较低(27.0% ),主要表现为轻度PHG;肝硬化(活动期)和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8.8%、58.8% ),重度PHG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肝硬化PHG的发生率与杨文等的报道一致。同时,本文发现,肝硬化PHG的发生与肝功能的情况有密切关系,肝功能越差,PHG的发生率越高,究其原因为一般肝功能越差,门脉高压的程度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