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毛竹自然种群1年生种群呈均匀分布格局,3~10年生种群为泊阿松随机分布格局;10年生以上种群为负二项聚集分布格局;而总体为均匀分布.可见,毛竹种群分布格局发展的规律是:均匀→随机→聚集分布.毛竹个体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依次为:竿62.9%、篼13.6%、枝8.8%、鞭6.9%、根4.4%和叶3.6%.胸径与基径、竹竿和总体生物量之间都有着很高的相关性,而基径则与竹篼有着极高的相关性.总体看来,胸径和基径与地上部分各器官有着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地下部分的竹鞭和根没有什么相关性.用胸径与基径对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拟合的置信度都在0.9以上,说明通过对毛竹胸径或基径的测量就可较准确地推知各器官生物量.毛竹各器官含水量依次为:根>鞭>篼>竿>枝>叶;即越靠近叶,则水分含量越低.竹叶N、P含量居首位,而竹竿的N、P含量最低,但其有机碳的含量最高.毛竹种群的有机碳储量为34.483 t/hm2,其中地上部分碳储量为26.478 t/hm2,地下部分碳储量为8.005 t/hm2.毛竹的碳储量相当于每公顷固定了大气CO2126.438 t.而地上与地下部分N的总贮量约为0.306 t/hm2,P的总贮量约为0.0173 t/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