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氮高效相关基因的鉴定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氮高效相关基因的鉴定

扫码查看
本研究以147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温室苗期水培方法,观察各品种在低氮和正常供氮环境下叶片黄化程度,初步评价大豆品种苗期对低氮的反应。根据叶片黄化程度差异作初步筛选。通过对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比较并结合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将干重、地上部分氮积累量、生物量增加值和氮吸收量作为判断耐低氮的指标,最终筛选出耐低氮型品种坡黄和氮敏感型品种84-70。对这2个品种开展数字表达谱分析,首先进行低氮处理,对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进行取样测序一共建立了8个库进行测序,包括2基因型x2组织(地上部分,地下部分)x2时期[短时期(0.5~12h)和长时期(3~12d)]。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8个库中分别获得了5,739,999, 5,846,807, 5,731,901,5,970,775, 5,476,878, 5,900,343, 5,930,716,和5,862,642个clean tags;对应224,154, 162,415,191,994,181,792, 204,639, 206,998, 233,839和257,077个distinct tags o 3,231基因在这两个品种中表达差异显著,参与21个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与氮高效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进一步功能验证,将为培育出氮高效的大豆品种提供依据。

HAO Qing-nan、郝青南、王程、WANG Cheng、CHEN Shui-lian、陈水莲、SHA Ai-hua、沙爱华、SHAN Zhi-hui、单志慧、CHEN Hai-feng、陈海峰、周蓉、ZHOU Rong、ZHOU Xin-an、周新安

展开 >

Institute of Oil Crop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武汉 430062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

展开 >

大豆作物 氮高效品种 基因鉴定 高通量测序

中国作物学会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2012-08-01

黑龙江大庆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集

71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