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资料的均一性检验以及订正对气候观测及变化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西南区域448个台站近50年气温及降水资料中,选取具有连续观测记录的站点,对各台站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和订正,使之形成均一化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气候倾向率、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西南区域主要气象要素订正前后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1)西南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与全球相比,存在区域变化特征。对比订正前后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趋势分布图,可以发现订正使台站气象要素序列的线性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更为合理。订正后的气温序列趋势分布消除了由于迁站等因素造成的部分地区异常增暖和部分测站变冷的现象,订正后的气温序列除重庆、四川南部和云南北部交界处有下降趋势外,其他区域年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川西高原中部和北部、云南南部以及贵州大部都表现出明显的增温趋势,倾向率达到-0.56°C/10a.订正后的年降水量序列在趋势空间分布上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在部分区域上显示出的趋势正负中心更加显著的特点。订正后序列在四川中东部、贵州东部、云南南部以及重庆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倾向率达-14.8mm/a;蜀滇交界处以及川藏交界处,年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倾向率达到2.7mm/a.这与近50年西南区域干旱化较一致。序列经订正后,数据质量有所提高,所表达的气候变化更为真实。(2)利用EOF分析订正前后序列的时空特征可发现,订正后,前3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都有所提高。订正后西南地区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均显示出较好的整体性,其中1960—1985年气温呈现由暖变冷的过程,1985—2000年增温趋势明显,2000年后增温趋势减缓。年降水量在1960—1975较低,1990—2000年该区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尤其在1999年较为显著。2000年之后降水有减少趋势,但幅度不大。(3)小波分析表明,订正前后序列的周期没有明显变化,其中年平均气温在近50a的变化中,存在准8-9a周期的年际变化,该周期主要在1970-1985年较为突出。年降水量存在准16a周期变化,该周期主要在1970-2000年较为明显。通过以上气象要素分布特征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结合台站元数据及相关检验方法对序列进行均一化后,资料数据质量有所提高。利用该均一化的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部分地区由非气候因素造成的异常现象。所表达的气候变化事实也更符合实际情况,再次证明均一化数据集在描述区域气候变化尤其是局地气候变化时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