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1966—2009年NCEP/ 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和1966-2007年我国596个测站的月降水资料,在青藏高原主体范围(27.5°~40°N,80°~102.5°E)内定义了高原热低压中心的经、纬度位置指数,若经、纬度指数越高,表明高原低压中心位置分别偏东和偏北,反之则偏西和偏南。然后运用线性趋势、突变分析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其变化特征,得出的主要结果为:近44年来,经、纬度位置指数均呈现出整体线性下降的趋势,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表现最为明显,而在90年代至今有逐渐升高的趋势;1977和1985年分别是高原低压经、纬度位置指数的气候突变点;经度指数有着3-4年、8年和18年的周期震荡,纬度指数则有着4年、10年和15-16年的周期震荡。最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讨论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经、纬度指数与高原东南部边缘到华南一线的降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高原东部及其高原以北地区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应的环流变化也与降水具有较好的配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