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乌拉尔甘草毛状的诱导及培养体系的建立

乌拉尔甘草毛状的诱导及培养体系的建立

扫码查看
利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和A4,采用针刺幼茎法和外植体共培养法侵染乌拉尔甘草活体幼苗、下胚轴和子叶,成功获得了乌拉尔甘草毛状根,建立了乌拉尔甘草毛状根诱导培养体系.发根农杆菌ATCC15834最适宜甘草毛状根的诱导,株龄14d的乌拉尔甘草幼苗为最适外植体,工程菌液OD600为0.5~0.6时,添加乙酰丁香酮100mg/L时毛状根诱导率为未添加乙酰丁香酮2.43倍;针刺幼茎法毛状根诱导率达79.2%,共培养法诱导率达34.7%,不添加激素的1/2Ms培养基为最适合毛状根增殖培养的液体培养基,最适蔗糖浓度为40.0g/L,25d毛状根增殖率达到19.3倍.

GUO Shenghu、郭生虎、MA Hongai、马洪爱、WANG Jingdong、王敬东

展开 >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enter,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Yinchuan 750002,China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 宁夏银川 750002

乌拉尔甘草 毛状根 发根农杆菌 细胞培养 诱导率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2全国中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交流研讨会

2012-09-14

拉萨

2012全国中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100-107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