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季节记录了研究区每个岩洞的洞内温度以及洞内所有马铁菊头蝠聚集地点的温度,测量岩洞入口的宽度、高度、岩洞的长度,用ArcGIS软件度量洞口所在点的坡度、坡向以及距离最近小溪的距离.用Logistic逐步回归确定蝙蝠出现与入口大小、岩洞长度、坡度、坡向和距离最近小溪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用Student's t-test 确定是否在有蝙蝠出现和没有蝙蝠出现的岩洞温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对马铁菊头蝠的岩洞选择有强烈影响,马铁菊头蝠在冬季偏好具有较高温度的岩洞(平均出现温度为8.3℃±0.12)在夏季偏好具有较低温度的岩洞(平均出现温度为16.7℃±0.29).冬眠中的马铁菊头蝠喜好朝南的开放洞口,并且冬天明显避免洞设在陡峭的山坡上.在研究中还发现马铁菊头蝠偏好更大的岩洞,可能越大的岩洞有更多的气候缓冲能力,在不同季节间气候条件变化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