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濒危海草贝克喜盐草的种群动态及土壤种子库——以广西珍珠湾为例

濒危海草贝克喜盐草的种群动态及土壤种子库——以广西珍珠湾为例

扫码查看
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调查了广西珍珠湾地区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 Ascherson)种群的基本属性及土壤种子库储量.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间该种群的面积、覆盖率、直立茎密度、生物量、繁殖器官密度等属性差异明显,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各个属性出现峰值的日期有所不同,面积、覆盖度、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最高峰值出现在10月底,而直立茎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峰值最高峰值出现在8月初.贝克喜盐草珍珠湾种群有明显雌蕊先熟现象,雌花发育高峰期(8月初,5404朵/m2)早于雄花发育高峰期(8月底,2189朵/m2).而果实高峰期(4125个/m2)为10月份.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比值(1.95-0.53)随种群的发育而逐渐减小,基于此比值可判断贝克喜盐草种群所处的发育阶段.在生长高峰期,贝克喜盐草种群有较大的分布面积(21.4 hm2)、较高的覆盖度(55%)、直立茎密度(21602茎/m2)及生物量(70.583g/m2于重).贝克喜盐草果实含种子为1-4粒(平均为2.22粒);1月、3月和4月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5749、5652、2728粒/m2,3-4月期间土壤种子库种子损失率高达104粒m-2 d-1.尽管贝克喜盐草有较高的种子产量(10月份,9158粒/m2)和较快的生长速度,但由于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损失严重且种子萌发率较低以及人为干扰对其生境的强烈干扰等因素,因此可能会对次年的种群更新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QIU Guanglong、邱广龙、FAN Hangqing、范航清、LI Zongshan、李宗善、LIU Guohua、刘国华、SHI Yajun、石雅君、LI Sen、李森

展开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Guangxi Mangrove Research Center, Gu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Beihai 536000, China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北海536000

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Yantai Shandong 264003, China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264003

展开 >

贝克喜盐 种群动态 土壤种子库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10-17

南昌

中国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6163-6172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