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悬吊训练中表面肌电的研究

悬吊训练中表面肌电的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系统(MEGAWIN)监测悬吊训练前后偏瘫患者健侧和患侧的竖脊肌、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的平均振幅(MA),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从而探讨悬吊训练在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病程在6个月以上20名偏瘫患者为悬吊训练组,10名正常成年人为正常对照组.悬吊训练组进行为期两周的悬吊训练,30min/d,5d/w.测试方案:正常对照组进行躯干肌表面肌电的测试,作为参考的标准.悬吊训练组也进行相同动作的同名躯干肌表面肌电测试,其测试的动作如下:①双膝关节悬吊,抬起臀部,保持.(身体与床面成30度角)②患侧膝关节悬吊,抬起臀部,保持.③患侧卧位膝关节悬吊,抬起臀部,保持.④健侧卧位膝关节悬吊,抬起臀部,保持.结果:①仰卧位,双膝关节悬吊时正常的对照组主要的用力肌群是左右侧的竖脊肌,左右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前偏瘫患者表现出偏瘫侧的竖脊肌的平均振幅高于非偏瘫侧,训练后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侧卧位,单膝关节悬吊时,正常对照组的主要用力肌肉是非悬吊侧的竖脊肌、腹直肌和腹外斜肌.对于偏瘫患者偏瘫侧悬吊与正常对照组不同的是,健侧的腹外斜肌过多的参与了运动.③侧卧位时,右侧卧的主要用力肌群是右侧腹外斜肌和右侧竖脊肌.左侧卧位主要用力肌群是左侧的腹外斜肌和左侧竖脊肌.右侧卧位时,右侧偏瘫患者的右侧竖脊肌、左右侧的腹外斜肌均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卧位,左侧偏瘫患者的右侧竖脊肌、左侧腹直肌和左侧的腹外斜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卧位时,右侧偏瘫患者的右侧竖脊肌和左侧的腹外斜肌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侧卧位时,左侧偏瘫患者的左右侧腹外斜肌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悬吊训练组躯干肌表面肌电的监测,发现悬吊训练能提高躯干肌的平均振幅,表明躯干肌的收缩能力增强.悬吊训练中主要的用力肌群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为悬吊训练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但由于表面肌电的影响因素较多,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样本量比较小,因此要找出更加准确的规律,还需进行大样本的研究.

孙增鑫、赵斌、闫彦宁、杜国英

展开 >

河北省人民医院

河北师大体育学院

河北省优抚医院

偏瘫 悬吊训练 表面肌电系统 临床应用

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

2012-06-01

海口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论文集

791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