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五个虹鳟品系异速生长的比较分析

五个虹鳟品系异速生长的比较分析

扫码查看
研究测量了渤海虹鳟、丹麦虹鳟、美国道氏虹鳟、挪威虹鳟和美国加州虹鳟五个品系一共148个4龄个体的体重幼和20个形态学性状,并用联合静态异速生长指数模型来同时估计多个体型性状对体重、纵向性状对体长、垂直性状对体高和横向性状对体宽的异速生长指数。结果表明:每个虹鳟品系显著的偏异速生长指数分布并不相同,而且全长和体高与体重间存在较高的异速生长关系,背吻距是唯一一个在五个虹鳟品系上都具有显著异速生长指数的纵向性状,而且在每个品系被分析的11个纵向生长性状中具有最大值。尾柄高、背鳍高和臀鳍高这三个垂直生长性状相对于体高的异速生长指数中,背鳍高在五个品系中均不显著,臀鳍高只有美国道氏虹鳟品系显著,尾柄高则在五个品系中都具有显著的异速生长指数,但是品系间的比较并不都是显著的。三个横向生长性状的异速生长分析结果可知头宽在渤海和美国道氏品系间是统计显著的,可以用来简单地区分这两个品系。本文通过对不同虹鳟品系异速生长的统计比较,进一步认识了它们之间的形态变异特点,也为虹鳟品系间的系统鉴别及及其它种质材料的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并可以用来探讨鱼类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的发育优先性及作用和解释发育过程中某些行为出现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也为后续的异速生长的遗传机制及定位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指导虹鳟繁殖育种及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詹金绵、杨润清、刘英杰、王炳谦、谷伟

展开 >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4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

虹鳟品系 异速生长机制 比较分析 形态学性状

中国水产学会

浙江省水产学会

2013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2013-11-05

绍兴

2013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26-127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