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稻新窄、卷叶突变体NRL(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水稻新窄、卷叶突变体NRL(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扫码查看
叶片是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株型改良及超高产育种中叶片性状一直是育种家和分子遗传学家关注的焦点.水稻窄、卷叶性状主要受隐性单基因控制,也有受显性基因、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的报道.目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定位的水稻窄、卷叶基因有22个,这些基因广泛分布于水稻除第6、8、11外的所有染色体上.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迄今水稻中已克隆的窄卷叶基因有5个,分别是OsAGO7、nal1(nall(t))、sll1(rl9、rl10(s)))、nal7和nd1(nrll).从克隆基因的类型来看水稻窄、卷叶性状的分子机理非常复杂,因此开展叶片形态变异遗传资源的深入研究才可能进一步揭示水稻叶片发育的遗传机制.本研究从武运粳7号条纹叶枯病抗性改良品系中发现窄、卷叶突变体NRL(t)。与野生型相比,该突变体不仅叶片长度、宽度减小、卷曲,而且植株高度显著降低,约为野生型的2/3;节间长度全部缩短,但各节间长度与总节间的比值与野生型大体相当:同时,分粟性大幅增加,而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每穗实粒数、总粒数明显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标记与染色体末端之间共有2个BAC克隆分别为OSJNBa0029D01和OSJNBa0032J07.利用水稻基因组注释软件Rice Genome Annotation分析发现在该区域未有其它窄、卷叶相关基因的报道。因此推测nrl(t)可能是一个新基因,这为后续基因精细定位和克隆的相关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陈涛、刘燕青、张亚东、朱镇、赵凌、赵庆勇、周丽慧、姚姝、于新、王才林

展开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水稻 窄叶突变体 卷叶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中国遗传学会

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2013-09-01

哈尔滨

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7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