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北平原主要河流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其污染风险评价

华北平原主要河流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其污染风险评价

扫码查看
磷(P)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沉积物是磷输送、积累和再生的重要场所.对河流表层沉积物P的赋存形态研究有助于了解水-沉积物界面上P的迁移转化和水体质量.本文利用P的连续分级提取方法对2010年7月采自华北平原四条河流(黄河、卫河、马颊河和徒骇河)1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磷(P)的赋存形态含量、分布规律和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磷(TP)的含量范围为404.60~1410.30 mg/kg,平均有机磷(OP)和无机磷(IP)分别约占IP的10.90%和89.10%.IP又分为弱吸附态磷(Lsor-P)、铁结合态(Fe-P)、自生磷和碎屑磷(Au-P&De-P),其中Au-P&De-P是IP的主要存在形态,约为TP的65.16‰四条河流表层沉积物各形态P占TP的百分含量顺序均为:Au-P&De-P>Lsor-P>OP>Fe-P.从上游到下游,黄河表层沉积物TP、IP和Au-P&De-P含量呈下降趋势,马颊河表层沉积物中TP、IP和Au-P&De-P含量先降低后小幅增加,徒骇河表层沉积物TP、IP和Au-P&De-P含量均沿程呈波浪式变化,卫河表层沉积物TP、IP和Au-P&De-P含量呈上升趋势.四条河流中,Lsor-P、OP、Fe-P含量沿程变化都较小.相关性分析发现TP和IP具有显著地正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996.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就总磷而言,黄河沉积物磷不具有生态风险,马颊河、徒骇河和卫河沉积物磷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从生物有效性P来看,华北平原四条主要河流表层沉积物磷并不具有生态风险.

ZHANG Yan、张妍、LI Fa-dong、李发东

展开 >

Key Laboratory of Ecosystem Network Observation and Modeling,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Beijing,100049,China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展开 >

河流沉积物 磷元素 赋存形态 水体污染 风险评价

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

云南省地理学会

云南省生态学会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

2013-07-01

昆明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6-31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