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昆仑山-阿尔金山暗腹雪鸡与淡腹雪鸡混群及同域分布现象

昆仑山-阿尔金山暗腹雪鸡与淡腹雪鸡混群及同域分布现象

扫码查看
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其中的分支有阿尔金山和祁曼塔格山等.2011-2012年在新疆阿尔金山保护区考察期间,笔者在祁曼塔格山雪鸡调查过程中,拍摄到一群约30只雪鸡,竟然出现不同物种混群现象——淡腹雪鸡与暗腹雪鸡混群.据文献,这两种雪鸡混群在一起是前所未有记录的事件.俄国学者柯是洛夫1953年在《西藏高原的鸟类分布及其类缘关系和历史》一文中指出:雪鸡是经历过第四冰河期的古老物种.为了减少竞争,几种雪鸡呈马赛克式的镶嵌分布或异域分布.在昆仑山,即使它们的分布区可能在水平面上有重叠,但在垂直高度上却是严格分离的,互为替代种.有人形容它们喜欢占山为王,就像老虎和雪豹.两种雪鸡从来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座"山头";如果二者相遇,必然是激烈争斗,和平共处的情况几乎不可能.目前全球已知仅有5种雪鸡,形态非常相似,都属于近缘种.它们分布在中亚不同的山脉,这种地域分布特征是数百万年来造山运动的结果.这次奇遇,让人们感到困惑,同时还有一种莫名的压力,因为这是完全违背已知常理的.大家知道:两个相似种的对立和排挤是一种自然现象,符合自然法则.自然隔离也是加速物种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融合或合作,则意味着杂交、吞噬、遗传趋同、同化和物种消亡.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相似种要想取得"双赢"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自然界,进化与和谐的前提是分离(隔离).

马鸣、徐峰、张同、买尔旦·吐尔干、丁鹏、陈莹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暗腹雪鸡 淡腹雪鸡 混群模式 同域分布

中国动物学会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2013-11-07

杭州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02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