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山兀鹫在天山的繁殖生态初报

高山兀鹫在天山的繁殖生态初报

扫码查看
2012-2013年,笔者在天山中段采用路线调查法、行为扫描法、摄像记录法(采用GoPro HERO 3),结合访问当地牧民和护林员了解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的繁殖巢区分布,进行实地观测、栖息地调查、巢数统计、雏鸟生长发育观察、繁殖周期及食物分析.在天山7个地点的12个巢区统计表明,高山兀鹫喜欢在朝南的崖壁上集群营巢(占78.6%),其中的一个繁殖地(A地)绵延7.3 km,巢穴有近90个,相距另外一个较近的巢区(B地)约47 km.为了错开产卵时间,整个繁殖周期长达8~9个月(从1月至9月),超出其他大型猛禽平均繁殖周期1倍的时间.通常高山兀鹫每窝只产1枚卵(n=21),卵壳白色.3-4月幼鸟出壳时的体重约为164g,只相当于卵重的77%,身体被白色绒毛.到8月体重达到8-9kg,覆羽发黑.此时依然滞留巢穴中,不愿离开.因为食物缺乏,雏鸟发育缓慢,育雏期可能被迫延长.本文还讨论了兀鹫与狼及天葬的关系,还涉及人类对有蹄类偷猎的影响.主要威胁来自人类的过度放牧、采矿、回收死尸(制作牛肉干)、捡蛋、捉幼鸟等.

马鸣、道·才吾加甫、赵序茅、山加甫、艾孜江·买买提明、徐国华、邢睿、罗彪、丁鹏、买尔旦·吐尔干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高山兀鹫 巢址选择 繁殖期 育雏期延长 天山

中国动物学会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2013-11-07

杭州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8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