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神经妥乐平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定量感觉研究

神经妥乐平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定量感觉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 方法:对39例胸段完全性SCI患者根据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及使用神经妥乐平的不同情况分组,进行标准ASIA查体,应用定量感觉检查(QST)的方法,测试损伤平面的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及单丝触觉等皮肤感觉阈值,并与2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CI患者损伤平面的单丝触觉阈、热觉阈均明显提高,冷觉阈明显降低.与无明显疼痛者比较,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疼痛者的单丝触觉阈、冷痛阈和热痛阈值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神经妥乐平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冷痛阈、热痛阈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SCI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其特定的解剖生理学基础.通过QST筛查,有利于对SCI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进行早期干预.

ZHANG Ying、张缨、ZHOU Hong-jun、周红俊、LIU Genlin、刘根林、张慧丽、郑樱、郝春霞、王一吉、卫波、康海琼、逯晓蕾

展开 >

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Beijing Boai Hospital,Beijing 100068,China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评定科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妥乐平 定量感觉检查法 脊髓损伤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2014-09-19

北京

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

232-233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