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壤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扫码查看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改善对于植物水分利用和土壤化学性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以坡耕地为对照,旱作梯地、茶园地、次生草地和人工牧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容重、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非毛管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整治方式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均显著增大,而次生草地显著下降,0~10cm土层土壤容重依次是人工牧草地(0.98g/cm3)<坡耕地(1.09g/cm3)<旱作梯地(1.19g/cm3)<茶园地(1.22 g/cm3)<次生草地(1.38 g/cm3);0~10 cm土层土壤饱和含水量大小顺序为次生草地(30.84%)<旱作梯地(37.54%)<茶园地(41.69%)<坡耕地(45.40%)<人工牧草地(55.08%);次生草地和坡耕地的土壤毛管含水量均随着土层增加而增加,人工牧草地、旱作梯田和茶园地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表层土壤中,毛管含水量差异较小,其值分别在25.83%~21.61%、4.25%~7.38%之间波动,相互之间大体不显著;人工牧草地、坡耕地、旱作梯田和茶园非毛管含水量随土层增加而减少,次生草地则增加,0~10cm土层中人工牧草地土壤非毛管含水量为24.02%,明显高于次生草地(3.07%)、坡耕地(11.57%)、旱作梯田(10.80%)和茶园地(10.33%);不同整治方式土壤田间持水量变化趋势与土壤毛管含水量相同,其中0~10cm土层以人工牧草地田间持水量最大,为30.82%.不同整治方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影响有显著差异性,人工牧草地土壤水分物理结构最好,因此,对红壤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有利于探索坡耕地整治技术,以及如何对土地进行合理配置与利用.

OUYANG Hui、欧阳慧、HUANG Rongzhen、黄荣珍、ZHU Liqin、朱丽琴、XU Minhui、徐敏辉、YI Zhiqiang、易志强、ZHANG Wenfeng、张文峰

展开 >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 Environmental Sciences,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99,China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99

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99,China

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展开 >

红壤坡耕地 整治方式 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

2014-09-01

南昌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2-36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