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辅助放疗预防ⅡA期食管鳞癌Ivor-Lewis手术后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前瞻性研究

辅助放疗预防ⅡA期食管鳞癌Ivor-Lewis手术后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前瞻性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索辅助放疗对Ivor-Lewis手术后ⅡA期食管鳞癌的远期临床效果并评价其预后意义. 方法:113例ⅡA期食管鳞癌Ivor-Lewis手术后病人,手术后淋巴结标本检测,Mucin1mRNA阳性组,手术后行辅助放疗组(实验组),Mucin1mRNA阴性组,在肿瘤复发之前不行放疗和化疗(对照组).照射剂量及分割方式:54~60Gy/27~30次/5~6周。照射范围为下颈、锁骨上和上纵隔(包括上段食管旁、气管旁)。应用x2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别;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复发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独立的危险因素。 结果:实验组放射区淋巴结转移率16.7%,对照组该区域淋巴结转移率45.8%,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MucinlmRNA阳性患者中,未行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0.0%,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T分类和手术后辅助放疗是患者手术后3年内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Ivor-Lewis手术联合辅助放疗可显著降低Mucinl基因阳性患者射野区内的淋巴结转移的概率。

尚斌、王洲、杨哲、陈华夏、刘相燕、陈钢

展开 >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 250000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癌症中心 250000

食管鳞癌 手术治疗 术后淋巴结转移性复发 放射疗法 临床疗效 预后评估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2014-09-11

济南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

246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