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很大一部分遗址都位于乡村,乡村遗址的保护工作除了要保护人类历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址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协调同数千年农业文明成果中积淀下来的农耕文明的统筹发展.本文以大汶口遗址保护工程为例,探讨如何在不过度干扰正常村镇生活及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遗址保护,形成有效、和谐的共存性管理体制,力求发挥遗址保护更为深远的意义.大汶口遗址的保护工作强调保护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可逆性和经济适用性原则相结合的。这些原则的提出都是以保留乡村资源为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保存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的同时,保护文物本体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本文介绍的方法经验,对于位于乡村中的遗址的保护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遗址保护工作量大而冗繁,之所以麻烦是因为有诸多因素要考虑。中国很大一部分遗址都在乡村,如果不深刻认识乡村、乡村文化的价值或者认识有偏差,那么做的工作越多、措施越多,产生的消极效果可能就越多。因此,有必要持续开展深入的研究,并找出能落到实际工作、产生实际效果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