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桉树无性系人工林碳储量分析

不同桉树无性系人工林碳储量分析

扫码查看
通过对国营雷州林业局31个5年桉树无性系人工林进行调查、实验,旨在阐明不同桉树无性系人工林碳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营建桉树碳汇林的合理措施.结果表明:31个桉树无性系人工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储量是149.500t·hm-2,高于之前相关学者研究的桉树人工林碳储量;其中乔木层平均碳储量达到52.691t·hm-2,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24%,不同无性系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23(101-1)、28(201-2)、25(179-1)、4(BU1)表现最优;土壤层的平均碳储量是92.025t·hm-2,占61.55%,不同无性系土壤层碳储量差异不大(变异系数是1.08%);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碳储量分别是2.429t·hm.2、0.729 t·hm.2、1.627t·hm-2,占比小,不同无性系这3层的碳储量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分别是61.38%、52.50%、37.38%),其中灌木层、草本层碳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凋落物层碳储量基本与乔木层碳储量正相关;营建桉树碳汇林关键在于无性系的正确选择和营林措施的合理安排以及做好土壤特别是表层土壤(0-20cm层)的保护.

Wang Chubiao、王楚彪、Liu GuangZheng、刘光正、Liu Liting、刘丽婷、Mo Xiaoyong、莫晓勇

展开 >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Guangdong,P.R.China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510642

Jiangxi Academy of Forestry,Nanchang,330032,Jiangxi. P.R. China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32

展开 >

桉树无性系人工林 碳储量 固碳功能 生态保护

中国林学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2012年全国桉树会议论坛暨中澳合作东门项目30周年成果展示会

2012-11-01

南宁

2012年全国桉树会议论坛暨中澳合作东门项目30周年成果展示会论文集

453-455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