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

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

扫码查看
采用一套完整的鉴别寄主,对2008~2009年采集自四川12个市(县)的103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测定.结果表明:103个菌株中含有42个生理小种类型,每种小种类型平均含有8.5个毒性基因,其中优势小种是1.2.3.4.5.6.7.8.10.11,发生频率为18.43%,主要分布于喜德县、昭觉县、冕宁县、新都区、达州市、彭州市和什邡市,同时首次发现含有11个毒性基因的小种1.2.3.4.5.6.7.8.9.10.11,发生频率为4.85%;在各毒性基因中,出现频率最高是vir10,为97.6%.

李洪浩、张敏、雷高、彭化贤、席亚东、刘波微

展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都610066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雅安625014

四川省甘孜州农科所,康定626000

马铃薯 晚疫病菌 生理小种 毒性基因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2010-10-28

河南鹤壁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77-82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