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葡萄座腔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侵染性桃流胶病发病过程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葡萄座腔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侵染性桃流胶病发病过程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扫码查看
本论文以‘春雪'桃离体新梢为试材,针刺接种葡萄座腔菌JMB-122(L.theobromae),研究了病原性桃流胶病发病过程中的糖代谢变化及相关代谢酶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相比,接种病原菌后桃枝条内的可溶性糖、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和木糖含量显著增加,切片观察和PAS染色表明多糖有明显积累;通过qRT-PCR分析表明,半乳糖和鸟苷二磷酸半乳糖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尿苷二磷酸葡萄醛酸、尿苷二磷酸半乳糖和尿苷二磷酸阿拉伯糖的合成增强,糖转运相关蛋白基因(SUT、SOT、GMT、and UGT)表达增强。这些变化与桃胶多糖的形成密切相关,可能导致了桃流胶病发病过程中流胶现象的发生。论文还将桃树体内的糖代谢与体外桃胶成分联系起来,对桃胶多糖的形成模式进行了探讨。

李智、高磊、王雨亭、朱炜、叶俊丽、李国怀

展开 >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桃流胶病 葡萄座腔菌 发病机制 碳水化合物 生理代谢

中国园艺学会

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五届全国桃学术年会

2015-07-22

宁波

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五届全国桃学术年会论文集

230-231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