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在“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大力推广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加大乡村民族医药工作者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民族医药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这为瑶族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国家民族医药政策的支持下,中国中医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于1985年成立,对壮瑶苗等民族医药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提高,开展民族医药临床服务。三年后专门成立瑶医研究室,开展瑶医药文献整理、民间瑶医药资料搜集等工作.湖南江华县瑶医药工作者深入瑶寨山村开展艰苦的田野调查,为瑶医药的抢救、发掘与整理、传承默默贡献力量。另外,瑶医药学院教职工不断致力于瑶医药专家库的建设,为瑶医药的发掘整理和传承奠定基础。高等院校瑶医辅修专业的创设,可起到传承瑶医药文化、培养高素质的瑶医药人才、推广瑶医药学术成果、拉动瑶医药产业的积极作用,对瑶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整合资源、繁荣事业、做强产业、弘扬文化为主线,以发掘整理传承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遵循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规律,围绕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十大重点工程,进一步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重点在临床医疗、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三大体系取得新的突破。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瑶医药工作者将不懈努力,加快培养瑶医药专业人才,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发展壮大瑶族医学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