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滇池入湖河流氮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

滇池入湖河流氮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

扫码查看
研究了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水体总氮及各形态氮浓度的时空变化与入湖负荷特征,并探讨了不同形态氮入湖负荷贡献.结果表明:(1)滇池河流入湖TN浓度变化在2.91~94.01mg/L之间,以DIN形态最高,DON和PN浓度均较低;(2)滇池入湖河流氮负荷总量为6887.76吨,绝大多数河流以DIN负荷为主,平均贡献为67.15%; DON和PN入湖负荷贡献相近,平均分别为17.86%和14.99%;(3)不同形态氮入湖负荷贡献季节性差异明显,DIN较高值出现在春夏季3-9月份,平均入湖贡献达到73%; DON较高值则出现在秋冬季(9-1月),平均入湖贡献达到34%; PN入湖负荷贡献月份变化差异较小,最高值出现在2月,贡献为40%;(4)滇池入湖河流污染负荷不仅要考虑无机氮的贡献,而且需要重视溶解态有机氮和颗粒态氮负荷,控制滇池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需要考虑不同河流不同形态氮负荷组成及其季节性差异,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

LI Le、李乐、WANG Hai-fang、王海芳、WANG Sheng-rui、王圣瑞、ZHANG Rui、张蕊、JIAO Li-xin、焦立新、DING Shuai、丁帅、YU You-jin、余佑金

展开 >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Th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Shanxi, 030051 Chin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China

Research Center of Lake Eco-Environment,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for Lake Pollution Control,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l00012, China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100012

展开 >

湖泊污染 氮负荷 时空变化 形态结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5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

2015-11-01

海口

2015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215-224

2015